当青少年教育品牌设计陷入 “符号堆砌” 的同质化困局,如何用设计打破常规,让品牌既承载教育理念,又能与青少年产生深度共鸣?
“海之花” 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给出了答案 —— 它跳出 “海” 与 “花” 的具象束缚,以 “未来之门” 的三维意象、光影交织的爱心巧思,一举斩获 2025 意大利 A' 设计大奖赛金奖,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青少年空间设计标杆,更引发行业对教育品牌设计新方向的思考。
为此,我们特别对话 “海之花” 标志主创设计师、华东理工大学品牌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单浩老师,听他拆解国际获奖背后的设计逻辑,解读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的破界之道。
记者: 祝贺您的“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斩获2025意大利A'设计奖金奖。作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项目,您认为这个奖项最特别的意义在哪里?
展开剩余85%单浩: 这个奖项的价值不仅在于认可,更在于它印证了一种设计理念的可行性——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品牌设计完全可以跳出“具象符号”的舒适区,用更抽象、更具生长性的语言与世界对话。当300多位国际评审认可“未来之门”的意象,认可光影中的心形传递出的“以爱育人”理念时,说明情感与理念的共鸣是跨越文化的。这对中国设计界而言,是打破“东方元素标签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记者: 设计初期,品牌方提出“跳出‘海’与‘花’的形态”,这在当时是否构成挑战?您是如何找到“圆环+拱门”这个核心创意的?
单浩: 的确,刚开始接手这个案子的时候觉得难度不大,毕竟海和花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还是比较容易建立起视觉关联,但是第一次和品牌方接触的时候,他们明确提出品牌名中海和花不能体现出其内涵,希望在设计中避免,顿时这个难度层级一下就增加了很多,当然挑战也是突破的契机,我们用三个月时间调研了全球200多个青少年活动空间的品牌设计,发现80%都在直接挪用自然元素或卡通符号,这让我们更加坚定要走差异化路径。“海之花”是国内最大的室内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10万平米,活动中心由8座弧形单体构成,直接采用建筑形态过于复杂,而且不具备类似东方明珠,国家大剧院这类建筑典型的识别性,综合分析下来拱门是海之花建筑最鲜明的记忆点;而青少年教育的核心是“圆满成长”与“开放探索”,圆环象征前者,拱门象征后者,两者的结合是水到渠成的。
更关键的是,我们希望设计能回应“未来”这个命题。当把圆环从二维拉到三维,拱门自然形成“门”的意象,这恰好契合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成长跳板和未来之门”的定位。可以说,不是我们创造了符号,而是品牌的本质与空间的灵魂共同生长出了这个设计。
记者: 三维形态与光影交互是设计的最大亮点,这种技术手法背后,是否暗含对青少年认知习惯的考量?
单浩: 的确是这样。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是多维的——他们会趴在地上看蚂蚁,会追着影子跑,会对“隐藏的秘密”充满好奇。我们在设计中植入了双重心形:俯视可见的心形是“主动发现”,阳光下的阴影爱心是“偶然惊喜”。这种“需要参与才能完整感知”的设计,本质上是在模拟青少年探索世界的方式,这也体现出了海之花活力创新的品牌理念。
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习惯了交互、动态、沉浸式体验。如果品牌设计还停留在静态的平面LOGO,就很难进入他们的认知体系。“海之花”的标志可以变成雕塑、投影、甚至互动游戏,正是为了让青少年在“玩”中记住品牌,在“探索”中理解理念。
(海之花标志设计三维形态研究)
记者: 国际评审提到设计“实现了功能性与美学的统一”,您如何理解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的“功能性”?
单浩: 品牌的识别性自然不用多说,记得当时提案会,我们列出了一整页国内常见的青少年教育机构品牌,我说我们绝对不会这种设计思路,品牌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区别,所以我们肯定要突出与市面上常见的同类品牌的“不一样”。再者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核心是“教育”,设计的功能性就得让“以爱育人”“面向未来”这些抽象理念“落地”。比如我们没把“爱”做成直白的爱心图案,而是藏在俯视视角和光影里,这种“需要探索才能发现”的设计,本身就暗合了“教育是引导而非灌输”的逻辑。就像我之前服务迪士尼时,它的标志能让不同国家的孩子都感受到“快乐”,“海之花”的设计也一样:功能性的终极目标,是让所有人通过视觉,读懂这个空间对青少年的“用心”。
(海之花品牌主视觉)
记者: 您曾任职于法国阳狮、法国汤姆逊集团这些国际顶尖设计公司,服务过耐克、迪士尼等国际品牌,这些经历对“海之花”的设计有何影响?
单浩: 最大的影响是学会了“在约束中创新”。国际品牌对设计的要求从来不是“好看就够了”,而是“能否有创意的解决问题”。
另一个是“文化转译能力”。服务国际品牌让我明白,真正的国际化不是照搬西方审美,而是找到本土文化与普世价值的连接点。“海之花”的标志底部与“W”共形,既呼应了中文“未来”的拼音首字母,又关联英文“世界”,这种双关设计就是希望传递“扎根本土、面向全球”的教育观。
(海之花标志设计解析图)
记者: 我们知道您也同时担任众多国际设计赛事的评委,从评审的角度,您认为未来青少年活动中心品牌设计会呈现哪些新方向?
单浩: 从近年的评审经验看,有三个趋势会愈发明显:一是“去单一化”,只停留在形式装饰层面的设计很难获得认可,设计会更像“理念的容器”而非“固定的图案”;二是“参与式设计”,受众不再是设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会参与到品牌符号的共创中,这里更多是一种交互的创作思路;三是我经常提到的“生命力”,这里是指标志本身的延展性和成长力,一个有生命力的标志可以随着时间不断赋予其价值和变化,形成自身的传播和影响力。
“海之花”的获奖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新的标志设计理念尝试——它证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品牌设计完全可以突破传统框架,成为教育理念的传播者、空间体验的塑造者、甚至青少年成长的陪伴者。这或许就是设计的终极价值:不止于视觉,而关乎影响。
(海之花品牌设计视觉应用)
发布于:湖北省常盈配资-股票杠杆下载-股票配资杠杆-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