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女排在2025年世锦赛止步16强,呼唤朱婷重返国家队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30岁的朱婷已经坦言自己的伤势无法完全康复,她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末期,即便回归国家队,也可能发挥有限作用。因此,将朱婷描绘成救世主的情绪化论调胜过理性分析。在她不在国家队时,中国女排并没有因此失去竞争力,这就使得朱婷重返国家队并非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赵勇领导的中国女排一直倡导“青春革命”,但在世锦赛之前却紧急召回了老将李盈莹、高意等球员参赛。这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认为赵勇口中的“青春”实际上是伪装,球队存在诸多问题:发球技术不佳、接应不稳、战术不多样、拦网效果不佳等。面对这些批评,部分球迷希望朱婷能够回归,并把她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救世主”。然而,这种单方面依赖某位球员的想法并不现实,团队合作和整体实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展开剩余36%在最近的采访中,朱婷坦言自己的伤势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康复并不容易。尽管她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准的表现,但与事业巅峰时相比,她的扣球力量和弹跳高度都有所降低。是否重新加入国家队取决于朱婷的意愿以及排协是否诚心邀请她回归。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处于事业下滑阶段的球员和一个潜力新星,在未来的比赛中哪个更具备竞争力?
除了技术层面的考量外,朱婷回归国家队还涉及到其他问题:她是否适应赵勇的战术体系?根据巴黎奥运会总结大会提出的“老队员思想问题”,一些人甚至联想到了朱婷。朱婷缺席中国排协组织的活动,而与河南省体育局保持密切联系,出席各项活动并且积极推广排球运动。可见,朱婷可能已经在为退役做准备,将来很可能像其他退役奥运冠军一样,投身体育管理领域。例如,已经担任天津体育局副局长的退役女排名将李珊。
发布于:广东省常盈配资-股票杠杆下载-股票配资杠杆-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